服务热线:18071023591
新闻中心 多种规格的组件和系统解决方案满足您多样化需求

【国际期刊Nature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硒产品或为COVID-19新靶点抑制剂

日期: 2020-04-27
浏览次数: 129
分享到:

【国际期刊Nature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硒产品或为COVID-19新靶点抑制剂

消息来源: MedSci

随着新冠肺炎掀起轩然大波,全球死亡人数已达206265人(截止2020年4月27日9:50),仍呈现恐怖的直线上升趋势,人们对这场“瘟疫“的解药有如期盼神迹降临。但是药物研发从来不能一蹴而就,前段时间被奉为“人民的希望”的瑞德西韦就是针对埃博拉病毒、研发了13年但最终无效的药物,关于其治疗新冠病毒的安全性、疗效的定论还遥遥无期。在新药“远水不解近渴”的情况下,中国学者决定另辟蹊径:老药新用!

4月9日,Nature加速发表了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清华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的重要工作。研究者锁定COVID-19的新靶点Mpro蛋白酶,通过结构辅助药物设计、计算机虚拟筛选和高通量筛选手段,在FDA批准的已上市和临床实验药物中发现镇痛「老药」依布硒啉对Mpro具有o强烈的结合能力,并在细胞实验中展现出优异的抗病毒效果。

MPro是病毒主蛋白酶的英文名称,该结构的抑制剂可以作用在病毒上,成为有吸引力的药物靶点。Ebselen的衍生物依布硒啉PZ51是一种小分子硒化合物,具有毒性小而且稳定的特点。它有抗氧化、抗肿瘤以及抗微生物等药理活性,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下图为依布硒的结构式,图片来源于网络)

【国际期刊Nature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硒产品或为COVID-19新靶点抑制剂


【国际期刊Nature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硒产品或为COVID-19新靶点抑制剂


COVID-19的基因组由大约30000个核苷酸组成。而蛋白酶Mpro介导了病毒的复制和转录所必需蛋白的水解和断裂,即维系病毒的生命活动需要蛋白酶Mpro。鉴于Mpro与人类蛋白的低同源性,不像ACE2酶在那样人体广泛表达,靶向Mpro蛋白酶似乎是不会误伤人体细胞的、病毒特异性的可靠的抗病毒手段。


【国际期刊Nature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硒产品或为COVID-19新靶点抑制剂

COVID-19 Mpro蛋白酶与N3结合物晶体结构

在此前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了多种冠状病毒Mpro蛋白酶的抑制剂N3。通过衍射电镜观察结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者发现COVID-19与Mpro抑制剂能牢固、不可逆地结合,这和N3与SARS-CoV的底物结合口袋和结合方式十分相似,提示该位点可能是抗冠状病毒的广谱靶点。


【国际期刊Nature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硒产品或为COVID-19新靶点抑制剂

不同冠状病毒底物结合口袋

接着,研究者们在约10000个已批准药物、临床实验药物、候选化合物和天然产物中进行高通量筛选,最终确定了6个潜在的候选药物,其中戒酒药双硫仑(disulfiram)和抗肿瘤药卡莫氟(carmofur)为FDA批准药物,而依布硒啉(ebselen)、紫草醌(shikonin)、tideglusib、PX-12和TDZD-8为临床和临床前实验药物。其中,依布硒啉对Mpro蛋白酶抑制效果最强。


【国际期刊Nature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硒产品或为COVID-19新靶点抑制剂

依布硒啉对COVID-19 Mpro蛋白酶的抑制效果

依布硒啉是一种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的小分子有机硒化合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在炎症、听力丢失以及中风、双向情感障碍和遗传性运动神经元疾病中的作用先后被解锁。依布硒啉位于美国国立卫生院(NIH)下属的临床药物库中,其人体安全性已被多次证明,囿于种种原因没能成功上市,因此抗新冠病毒可能成为它的新使命。

最后,研究者对COVID-19感染的Vero细胞施用依布硒啉,发现其在浓度为10 nM时便显示出强大的抗病毒作用。依布硒啉能穿透细胞膜攻击病毒,与N3相比,其半数有效时所需剂量更低,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和细胞保护作用,考虑到它已经通过了临床一期实验,在抗COVID-19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和前景。


【国际期刊Nature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硒产品或为COVID-19新靶点抑制剂

依布硒啉和N3的抗病毒活性

研发新药通常需要十数年时间以及数以亿计的金钱,其中传统的生物实验更添一份繁冗而严格的评价过程,因此在如此紧迫的情势下研制出抗COVID-19的新药几乎是天方夜谭。中国院士带领的一批学者采用最新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筛选的手段,摒弃热点ACE2,发掘新靶点Mpro蛋白酶,并成功地筛选出6个能直接用于人体的化合物,尤其提出“种子选手”依布硒啉。这一发现堪称壮举,犹如为驱散世界疫情的阴霾率先点燃了一把火炬,是真正的“人民的希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硒科学与产业发展研究院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硒科学与产业研究平台。围绕我国富硒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富硒标准化种植、养殖、富硒功能食品等开发与研究。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是,让人民更健康,更长寿!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质量!更多“硒与健康”知识,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国际期刊Nature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硒产品或为COVID-19新靶点抑制剂

相关新闻推荐
  • 点击次数: 441
    2023 - 03 - 01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公布了富硒土地开发利用促进海南琼中县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果。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海南岛中部,位于海南生态核心保护区内。2019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按照自然资源部总体工作部署,发挥地质专业技术优势,在琼中县开展了找水打井与安全饮水示范、地质遗迹调查和特色农业区生态地质调查等一系列工作,并依托“海南岛热带特色农业区生态地质调查”项目,在琼中县发现大量富硒、富碘清洁土壤,助推湾岭镇富硒地块通过全国首批富硒土地认证,研提新伟茶场生态富硒产业园建设方案,初步形成“调查-挖掘-筛选-认证-营销-维护”全链条的地质调查支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精准服务琼中县乡村振兴。      一是助推琼中县湾岭镇富硒地块获批全国首批富硒土地认证。在黎母山镇-湾岭镇-营根镇-和平镇760平方千米调查区内,发现富硒土壤71.5万亩,占调查面积的63.95%;发现富碘土壤66.1万亩,富硒与富碘土壤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助推琼中县湾岭镇43620亩土地获批全国首批富硒土地认证。      二是查明富硒土壤清洁,支撑琼中县高水平生态农业开发。调查发现,琼中成壤母岩在风化成壤过程中,有益元素硒、碘在近地表的土壤腐殖层、淋积层中含量较成壤母岩明显增高,大部分重金属元素自成壤母岩至表层土壤中含量依次降低,且绝对含量远低于风险筛选值。研究认为,琼中地区土壤演化特性决定了近地表土壤中有益元素含量增高、重金属元素含量降低的分布特征,有利于高水平生态农业开发。      三是富硒、富碘土壤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琼中县富硒土地出产的部分绿橙、百香果、花生、玉米、槟榔、茶叶(老叶)和水稻等7种农产品中,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同时碘含量较高;新伟茶老叶富硒、富碘,新叶富锌。研究表明,琼中县土壤中硒、碘组分具...
  • 点击次数: 376
    2023 - 02 - 27
    中新网天津2月24日电 (王在御 杨天宇)2月23日,天津市蓟州区东二营镇举行天然富硒土地授牌仪式,这是由中国地质学会认定的天津市首例天然富硒土地。据了解,2022年10月25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二批天然富硒土地认定名单》,东二营镇申报的11015.63亩绿色富硒土地名列其中。当前,东二营镇正依托富硒土地资源和优势,推动富硒产业发展壮大。与农业农村部农技推广协会富硒委合作,建成100亩富硒农产品示范基地,种植小麦、玉米、蜜薯等富硒示范品种,将原有林下散养鸡场改建成绿色生态富硒养鸡场,与“蓟州农品”“鱼羊集”等展销平台达成合作,目前富硒面粉、富硒蜜薯、富硒鸡蛋等产品已上市销售。下一步,东二营镇将以“大健康”为发展定位,建设富硒农产品加工厂,发展硒疗康养、富硒饮用水,招引一批企业落地签约,进一步延伸富硒产业链条,提升富硒产业附加值。(完)(消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 点击次数: 389
    2022 - 09 - 20
    江西省发布《加快推动富硒功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加快推动富硒功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系全国首个省级富硒产业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江西全省富硒功能农业综合产值突破1600亿元。具体内容如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唱响富硒农产品品牌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我省富硒功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奋力在富硒功能农业赛道上勇争先,现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富硒品牌的目标定位,切实把最具成长性、爆发力的富硒功能农业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突出硒元素应用在农业领域中的营养健康功能作用,大力实施“硒+X”发展战略,以绿色富硒耕地为基础,以建设富硒高标准基地为抓手,以生产加工标准化、质量全过程溯源为保障,推动富硒功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走出一条高标准、高品质、高效益、强龙头、强技术、强品牌、强管控的富硒功能农业发展之路,让“最好的富硒农产品在江西”唱响全国,为打造乡村振兴样板之地提供有力支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23年底,全省富硒功能农业综合产值力争突破800亿元,2024年突破1200亿元,2025年突破1600亿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到2025年底,分批建设10个以上富硒功能农业重点县,全省富硒功能农业龙头企业(以下简称富硒龙头企业)总数达300家,建设各类富硒标准化基地300个。——标准认证体系不断完善。到2025年底,全省富硒省级地方标准总数达20个,各类富硒农产品认证总数达1000个,健全标准、检测、认证、追溯监管四大体系。——富硒品牌不断唱响。到2025年底,构建“1个富硒全域品牌+N个地方公用品...
  • 点击次数: 424
    2022 - 09 - 15
    《科学》:硒氨酸具有独特的生物合成路径该发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        硒是一种对生命来说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太多或太少都会致命。在7月17日的《科学》杂志上,美国耶鲁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描述了其在人体内控制代谢的分子机制。    论文的共同作者、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教授斯特林表示,对于一个复杂的调节摄取系统来说,硒是必需的。人体内有25种硒蛋白,其中大多数是生命所必不可少的。硒被认为有助于人类免除各种病痛的折磨,如不良情绪状态、心血管疾病、病毒感染和癌症等。    硒氨酸是人体内最活跃的硒代谢物,在所有氨基酸中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唯一一个可在转移RNA(tRNA)分子上进行合成的氨基酸。tRNA在氨基酸之间来回穿梭,形成细胞内的蛋白制作机制。含有硒氨酸的蛋白质负责回收具有保护作用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和辅酶Q10。    研究人员首次捕捉到了硒氨酸在一个超大尺寸tRNA分子上创建的图像。20个其他的氨基酸及其相关的tRNA利用被统称为延伸因子的蛋白运载工具来运送核糖体。但是,大自然给这个特大tRNA分子提供了一个只将硒氨酸运送到核糖体的特定延伸因子。    研究人员表示,此结构揭示了硒氨酸形成的大部分机制,为该领域20年来的生物化学工作提供了一个解答。这一发现将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这种tRNA复合物将成为治疗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抗体靶标。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所属国立通用医学科学研究所的迈克尔·本德尔说,硒氨酸已被发现是参与一些正常及疾病生理进程的酶的重要组成成分。此项基础研究揭示了硒氨酸独特的生物合成路径,这最终可能会影响到人体健康的许多方面,如免...
武汉中地西能科技有限公司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联系我们
研究院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锦程街68号
成果转化中心: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区
联系电话:18071023591 (罗先生)
邮箱地址:dyluo@cugse.com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9 - 2024 武汉中地西能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19021743号-1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