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欢迎您,
退出
服务热线:18071023591
手机网站
微信公众号
小程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国际硒科学与产业发展研究院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elenium science and industrial
网站首页
硒研院介绍
研究院简介
研究团队
研究成果
仪器设备
新闻动态
硒研院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报道
硒科普
地大新闻
成果转化
产业化公司
招商加盟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在线咨询
产品中心
富硒食品,功能食品
硒肥,植物富硒强化剂
微量元素水溶肥,富硒微量元素水溶肥
富硒养殖
硒氰酸钾
服务支持
销售服务
专业服务
营销网络
涉硒标准
涉硒地标
涉硒行标
涉硒国标
培训视频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新闻中心
多种规格的组件和系统解决方案满足您多样化需求
硒研院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报道
硒科普
地大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硒研院新闻
河南省富硒农产品协会访问中地国际硒研院
日期:
2021-02-23
浏览次数:
30
分享到:
2月21日,河南省富硒农产品协会会长张留灿、高级顾问(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平顶山市二级巡视员)杨四震、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河南省政府特聘外藉研究员、国家农业部国际合作项目研究员、河南省农科院分子生物室主任)薛保国博士、副会长王军等一行来到武汉,走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参观考察。张会长一行受到武汉中地西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东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硒科学与产业发展研究院王龙艳博士等热情接待。双方在座谈时互相介绍了彼此情况,王博士详细介绍了中地国际硒研院开发的小分子有机硒技术。该技术已经取得中国、美国国家发明专利,广泛应用于富硒种植、富硒养殖、以及深加工富硒食品领域。
中地国际硒研院在河南省有诸多产业落地项目。曾参与 “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富硒小麦标准体系研究”,并为河南富硒黑小麦提供富硒技术支撑。双方就富硒肥料、富硒产品、富硒技术合作等达成合作意向,下一步将重点针对河南的富硒农产品标准等展开实质性合作。
上一篇:
国际硒科学与产业发展研究院在巴东正式成立
下一篇:
《硒与健康科普微课堂》系列课程上线啦~
相关新闻推荐
【感谢信】汇聚“人间天堂”,共话“施情画意”
点击次数:
380
2023
-
01
-
21
汇聚“人间天堂”,共话“施情画意”——来自恩施温情满满的感谢信春节前夕,中地国际硒研院收到一封来自湖北恩施市委、恩施市人民政府联名发来的《感谢信》!信中表达了对研究院全体人员的新春祝福,以及对研究院在恩施市富硒产业发展过程中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去年2月,《恩施市富硒产业链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出炉,全市硒产业发展明确了目标和前进方向。恩施市硒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心党组书记石云信心满满地说:“富硒产业迎来了新‘硒’望。”《恩施市富硒产业链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明确以硒食品精深加工为重点,构建富硒茶叶、富硒生猪及畜禽、富硒土豆及特色粮油、富硒蔬菜及干鲜果、富硒生物医药、以硒蛋白等食品添加剂提取为重点的硒食品精深加工、富硒山泉水(含富硒矿泉水)、富硒康养旅游等八大富硒产业体系,全力把硒资源转化为硒产业。恩施市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以新举措促新作为,以新作为促新发展。力争到2026年,围绕硒产业链培育规上企业60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上市企业2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产值过10亿元企业2家以上。目前,恩施市境内有涉硒国家级科技孵化器1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1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 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该市将与州内外科研院所深化合作,解决硒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强化校企对接,培育科技人才,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成功率,推动打造硒科研及技术应用的国家级硒研发创新平台。
专题会议 |淮安富硒土地开发利用与产业化发展研讨会
点击次数:
491
2023
-
01
-
16
专题会议 |淮安富硒土地开发利用与产业化发展研讨会 近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了第二批天然富硒土地地块30个,“淮安市淮安区流均镇天然富硒地块”位列其中,淮安经开区科技镇长团团员张沙莎依托自身专业优势,敏锐捕捉到产才融合机会,积极联系协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有关专家,推动围绕淮安富硒土地开发利用的人才创业项目落地。2023年1月4日,淮安经开区科技镇长团组织召开淮安富硒土地开发利用与产业化发展项目研讨会,会议邀请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硒科学与产业发展研究院罗东岳博士、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科技处副处长周迅,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自然资源调查室高级工程师周墨、淮安市农业品牌协会办公室主任程前成、淮安市农业品牌协会副会长单位、江苏怀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斌,猫空融媒(淮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吕蔚,淮安经开区人才办主任严勤政等有关领导共同参加,淮安市委人才办副主任、淮安经开区科技镇长团团长陈阿南主持会议。会议围绕富硒土地高值化利用、土壤光谱快速检测、富硒产业发展和产才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罗东岳博士介绍了研究团队在小分子有机硒技术方面的研发情况,并结合团队与“世界硒都”湖北恩施的合作经验,以及全国多地研发成果应用转化情况,给出了淮安富硒土地开发与利用的建议;周迅处长介绍了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基本情况和技术成果,重点推荐了无人机光谱技术在土壤元素快速筛查与分级、富硒土地开发利用与富硒农产品档案体系、土壤修复与生态化持续利用方面的技术优势与市场前景;程前成主任介绍了淮安本地富硒产品的市场情况,提出了结合“淮味千年”品牌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吕蔚总经理作为淮安融媒体行业龙头企业之一,介绍了农副产品与电商相结合的营销推广模式;严勤政主任介绍了近些年淮安经开区在人才项目培育、双招双引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成效,建议各方力量有效整合落地。经会议商讨,计划立足淮安优质富硒土地,...
专项服务 | 淮安经开区团:对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富硒专家团队,服务淮安市富硒土地资源利用
点击次数:
464
2022
-
11
-
20
日前,淮安区流均镇天然富硒地块成功通过了中国地质学会评选,入选国家第二批天然富硒土地名单。在此背景下,江苏省十五批科技镇长团淮安经开区团陈阿南团长携团队成员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局地质环境勘查院张沙莎博士,前往江苏怀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实地调研,助力企业申报“省双创”项目。该企业是淮安市农业品牌协会会长单位,负责运营“淮味千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淮安市从事富硒高钙加工产品的科技农业公司,集荣誉、产业、人才和科技服务为一体,多年从事产学研合作,具有自己的种养基地。考察团到怀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实地调研经企业多方调研,基于当前淮安富硒大米市场需求,江苏怀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前成和猫空融媒(淮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吕蔚利用各自在“线下线上”产品销售的优势,拟在淮安市经济开发区注册成立一家专门从事富硒土地开发利用的科技农业有限公司。两位企业家程总和吕总分别阐述了对天然富硒土地利用的市场前景规划以及对符合本地农产品结构的富硒土地如何利用存在技术需求。淮安经开区团协助联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硒科学与产业发展研究院田熙科教授团队,商谈合作开展富硒土地利用。10月21日,中地国际硒研院罗东岳博士、王龙艳博士、双创企业家程前成、吕蔚和经开区人才办崔岩副主任、孟小连、经开区科技镇长团陈阿南团长、张沙莎博士、张振博士围绕淮安区富硒土地一二三产融合的创业项目申报“省双创”课题开展云会议。罗博士提出根据当地农业产品结构发展“富硒+特色农业”的科学建议,愿意帮助当地科技企业开发多种富硒农产品,形成知识产权,推动淮安区硒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经开区科技镇长团将协助利用技术和资源优势,继续针对富硒土壤展开调查研究,进一步打造富硒产业,围绕“富硒+绿色农业”“富硒+生态旅游”等方向,规模化开发利用富硒土地,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省双创”项目申报云会议(淮安经开区科技镇长团供稿)(消息来源:微信...
【善洲故里 高山硒都】“乡”“土”科技赋能施甸乡村振兴
点击次数:
366
2022
-
11
-
02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田欢 向敬伟)近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二批地质文化村(镇)评定结果和第二批天然富硒土地认定结果,我校定点帮扶的云南省施甸县获批“何元海林檎地质文化乡”和“姚关镇、旧城乡天然富硒地块”。其中挂牌筹建的“何元海林檎地质文化乡”为云南省首个全国地质文化乡。 我校自2019年定点帮扶施甸县以来,始终以教育服务“三农”为使命,坚持“援派干部+科研团队”乡村振兴帮扶模式,聚焦施甸县“五大振兴”,做好科技帮扶、教育帮扶与驻村帮扶。 我校直接投入600万元、引进827.9万元帮扶资金,重点围绕国土空间规划、古生物资源、富硒农业、地热资源与户外旅游等领域,与施甸县共建产学研团队。三年多来,学校组织300余人次科研人员前往施甸县开展大量基础研究工作,形成10余套项目成果及应用建议书。在此基础上,校地双方联合对接中国地质调查局、云南省地质调查院、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等单位,围绕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帮扶合力,科技赋能施甸地质科普旅游、特色富硒农业发展,为地质文化乡和天然富硒土地获批奠定基础。2021年5月,冯庆来教授在施甸开展古生物资源调查2021年1月,田熙科教授在施甸开展富硒农业种植示范研究 我校富硒农业科技帮扶团队负责人田熙科教授介绍,团队充分发挥科研技术优势,查明全县13个乡镇土壤、作物硒含量分布规律。结合全县产业规划实际需求和团队自主研发的国家专利技术,向施甸县捐赠约47万元有机硒营养液和养殖饲料,开展富硒强化种植、养殖示范试验,将高校科技优势和地方生态资源优势,联合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打造低纬高原特色富硒农业品牌,为进一步探索施甸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农业、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新途径。同时,我校积极协调整合多方力量,争取获批云南省地勘基金510万对全县重点区域开展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旨...
硒研院介绍
研究院简介
研究团队
研究成果
仪器设备
新闻动态
硒研院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报道
硒科普
地大新闻
成果转化
产业化公司
招商加盟
在线咨询
产品中心
服务支持
销售服务
专业服务
营销网络
涉硒标准
培训视频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小程序
小程序
联系我们
研究院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锦程街68号
成果转化中心: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区
联系电话:18071023591 (罗先生)
邮箱地址:dyluo@cugse.com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9 - 2024 武汉中地西能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19021743号-1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