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8071023591
新闻中心 多种规格的组件和系统解决方案满足您多样化需求
8月8日,中共海西州委、海西州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首届中国柴达木(国际)富硒有机枸杞节暨高峰论坛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举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田熙科教授应邀参会并作了以《营养安全与健康农业—富硒农业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为主题的报告。田教授从“营养安全”、“健康农业”、“富硒农业”这三个方面阐述了他对营养安全与健康农业的研究。由于现代社会耕种方式、养殖方式、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农产品微营养素缺乏成为全球“新常态”,“隐形饥饿”危害着世界上1/3的人口健康,健康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健康农业是实现从环境健康到植株和农产品健康,再到人体健康的大循环健康链。发展健康农业,吃出健康,是消除“隐形饥饿”的重要途径。硒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且只能依赖膳食摄取,英国、新西兰、芬兰等过纷纷出台补硒政策。中国约有72%的土地、7亿人缺硒,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发展富硒农业是补硒行之有效的措施。土壤中硒分布极不均衡,天然富硒难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急需发展依托土壤富硒结合外源强化的富硒种养殖关键技术。田教授团队长期从事有机硒研究,建立全球首条规模化高纯有机硒生产线,在富硒标准化种养殖上进行了广泛应用示范,富硒效果显著。针对海西州硒资源及农作物优势,提出五点海西州富硒农业发展建议。目前,海西州枸杞种植面积已突破3.33万公顷,干果总产量预计达8万吨,是全国第二大枸杞产区。其中,...
发布时间: 2018 - 08 - 08
浏览次数:83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新华网发  新华网武汉3月10日电 “我国是地质大国,但还不是地质强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资源与环境安全的矛盾和短板凸显,我们应进一步建设地质强国,提升国家资源与环境安全治理能力。  王焰新说,地质工作是保障资源能源可持续供给、环境保护、灾害防治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工作,关乎国家资源与环境安全。他建议启动战略性矿产资源国情、产业与战略的国家规划。“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科学谋划实施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聚焦36种战略性矿产,深入研究我国成矿禀赋,科学提出优势矿产、紧缺矿产、共伴生矿产的目标。”“为国家决策提供支持的应该是资源国情、资源产业、资源战略的综合体系。”王焰新提出,我们一方面应界定各类主体责任和定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在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从矿产资源法、矿业权出让、权益金、绿色勘查、储量备案等相关管理制度出发,研究如何深化管理制度改革。  王焰新建议,城市与生态治理理念应转变到地下地上统筹、以地下为主导。“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需要牢牢抓住“水”这一关键要素(介质),围绕各要素内在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提出科学的治理方案。资源与环境安全是系统工程,需要科教融合,...
发布时间: 2021 - 03 - 16
浏览次数:5
8月26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科学补硒协会、北京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人民日报民生周刊大健康联盟等单位共同发起主办,由协和阳光国际投资集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武汉轻工大学、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联合协办的第二届中国硒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在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召开。本次论坛峰会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巴东成立了国际硒科学与产业发展研究院,旨在支持巴东县富硒产业发展,发挥巴东资源优势和地大人才科技优势,打造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硒科学与产业研究平台,推进巴东富硒产业整体崛起。下一步,野三关计划建立硒食品基地,将国际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就地快速转化为产能,同时借助成熟的硒营销团队将产品推向市场,希望在硒食品领域有所突破,推进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领导、专家为国际硒科学与产业发展研究院揭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田熙科教授作“硒营养安全与健康农业”主题报告,指出健康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报告中引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吃得有营养,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开展实物营养功能评价研究,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值得等”,并表示“吃的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受到了与会学者的高度赞扬和强烈反响。田教授表示会积极参与巴东硒事业发展,推进巴东县富硒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促进富硒农副产业设施化、标准化、规模化,打造巴东县富硒农产品全国...
发布时间: 2019 - 09 - 22
浏览次数:47
【导语】11月2日,施甸县邀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教授田熙科为施甸县干部开展“营养安全与健康农业”专题讲座。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文全,副县长向敬伟和县政协副主席杨国银出席。【解说】会议要求大家要以此次培训会为契机,在产业规划编制、农业地质调查、品牌产品打造和旅游地质开发等方面,与中国地质大学开展全方位合作,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引导,加大投入,高位推进,精心培育一批富硒产业示范基地,引进壮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推进富硒产业向精深化、链条化、品牌化发展,努力打造现代富硒农业产业园区。【解说】田熙科结合施甸县实际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营养安全与健康农业”的重要意义,为施甸县的新型产业布局指明了方向,为施甸县正在重点打造富硒产业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记者 朱庆摘自:公众号施甸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2020 - 11 - 06
浏览次数:25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成立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组委会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为办好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经国务院同意,成立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组委会(简称组委会)。《通知》明确,组委会负责大会筹办过程中的组织领导工作;审议大会总体方案和实施方案;协调解决筹办过程中的重大事项;指导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做好大会筹备工作;代表中国政府邀请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参会;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重大事项按程序报批。根据《通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任组委会主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任第一副主任,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国务院副秘书长陆俊华、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任执行副主任。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资委、海关总署、国际发展合作署、能源局、扶贫办、北京市、中国科协、贸促会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和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刘克强、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吕尔学、国家邮政局副局长赵民任组委会委员。《通知》指出,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交通运输部,承担组委会日常工作,负责研究提出大会总体方案和实施方案,与联合国方面沟通联络,协调解决筹办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办公室主任由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兼任,...
发布时间: 2019 - 10 - 31
浏览次数:17
武汉中地西能科技有限公司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联系我们
研究院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锦程街68号
成果转化中心: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区
联系电话:18071023591 (罗先生)
邮箱地址:dyluo@cugse.com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9 - 2024 武汉中地西能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19021743号-1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