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8071023591
中民来业绩分享 多种规格的组件和系统解决方案满足您多样化需求

【善洲故里 高山硒都】“乡”“土”科技赋能施甸乡村振兴

项目时间: 2022-11-02
浏览次数: 367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田欢 向敬伟)近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二批地质文化村(镇)评定结果和第二批天然富硒土地认定结果,我校定点帮扶的云南省施甸县获批“何元海林檎地质文化乡”和“姚关镇、旧城乡天然富硒地块”。其中挂牌筹建的“何元海林檎地质文化乡”为云南省首个全国地质文化乡。

   我校自2019年定点帮扶施甸县以来,始终以教育服务“三农”为使命,坚持“援派干部+科研团队”乡村振兴帮扶模式,聚焦施甸县“五大振兴”,做好科技帮扶、教育帮扶与驻村帮扶。

   我校直接投入600万元、引进827.9万元帮扶资金,重点围绕国土空间规划、古生物资源、富硒农业、地热资源与户外旅游等领域,与施甸县共建产学研团队。三年多来,学校组织300余人次科研人员前往施甸县开展大量基础研究工作,形成10余套项目成果及应用建议书。在此基础上,校地双方联合对接中国地质调查局、云南省地质调查院、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等单位,围绕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帮扶合力,科技赋能施甸地质科普旅游、特色富硒农业发展,为地质文化乡和天然富硒土地获批奠定基础。

【善洲故里 高山硒都】“乡”“土”科技赋能施甸乡村振兴

2021年5月,冯庆来教授在施甸开展古生物资源调查

【善洲故里 高山硒都】“乡”“土”科技赋能施甸乡村振兴

2021年1月,田熙科教授在施甸开展富硒农业种植示范研究

   我校富硒农业科技帮扶团队负责人田熙科教授介绍,团队充分发挥科研技术优势,查明全县13个乡镇土壤、作物硒含量分布规律。结合全县产业规划实际需求和团队自主研发的国家专利技术,向施甸县捐赠约47万元有机硒营养液和养殖饲料,开展富硒强化种植、养殖示范试验,将高校科技优势和地方生态资源优势,联合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打造低纬高原特色富硒农业品牌,为进一步探索施甸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农业、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新途径。同时,我校积极协调整合多方力量,争取获批云南省地勘基金510万对全县重点区域开展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旨在查明硒等近40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特征,为滇西特色富硒农业产业规模发展奠定基础。

【善洲故里 高山硒都】“乡”“土”科技赋能施甸乡村振兴

施甸县富硒蔬菜等农产品规模种植基地

   据悉,我校驻村帮扶点施甸县杨家社区,2021年获批“教育部直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培育项目”,该项目“科教融合创新实验基地”已竣工,将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的创新实验。同时,我校以施甸二中为教育帮扶主阵地,援助建成滇西地区首个中学攀岩基地。

   今后,我校将围绕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挥我校学科、科技、人才优势,接续推动定点帮扶工作,推进帮扶地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编辑 赵婧萱 审稿 陈华文)

(消息来源:地大新闻网 https://voice.cug.edu.cn/info/1032/20939.htm )



相关案例 / Case More
武汉中地西能科技有限公司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联系我们
研究院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锦程街68号
成果转化中心: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区
联系电话:18071023591 (罗先生)
邮箱地址:dyluo@cugse.com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9 - 2024 武汉中地西能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19021743号-1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